林口清明上河圖 重現「刣豬公」文化  

每年農曆9月19日為林口大拜拜,數10個村落將重達千斤的大神豬抬到廟埕,熱鬧非凡,近年來動保意識抬頭,神豬文化日漸凋零,林口社大耗費3個月時間,訪問地方耆老、參考三峽大拜拜經驗,以圖畫忠實呈現林口「刣豬公」文化。

竹林山觀音寺位於竹林路上,取蘆竹鄉的「竹」、林口鄉的「林」、龜山鄉的「山」命名,有200多年歷史,民國27年興建完成,主祀十八手觀音菩薩,其中,廟宇建築特色延續日式風格,頗具和風玄廟風味,為其他廟宇少有的特色。

每年農曆9月19日為竹林山寺廟慶,每5年由各村落輪值祭祀,輪流競賽「刣豬公」,以人力推車將重達千斤的神豬抬到廟埕,廟門前擠滿一輛接著一輛的推車,每年這一天,林口便會大塞車,秉持著「辦喜事」的心情,沒人有怨言。

然而,至少超過一甲子的「刣豬公」文化,與動保團體的立場相左,近年來規模與過去「千豬塞門」繁榮情境相比,顯得較為低調,2年前甚至有村落推出「環保神豬」,以麵線、沙琪瑪等食物混充,增添趣味卻少了濃濃傳統味。

林口社大主祕王貞乃說,為保存珍貴的「刣豬公」文化,耗時3個月時間訪問地方耆老、進行田野調查,部分祭祀資料、照片多半遺失毀損,甚至參考三峽大拜拜經驗,考究年代、服裝、儀規等每一絲細節,栩栩如生描繪早期「刣豬公」的場景。

圖畫長達1尺,地方耆老看到此圖,戲稱為林口「清明上河圖」,忠實呈現宗教信仰,延續無形資產。王貞乃說,「觀音仔廟賽豬公」讓軒社與神豬文化脈絡相連,地方習俗不能單看表象,須審視其中精神,此圖即日起將放在竹林山寺展出。

資料來自:來源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口鄉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